新闻资讯

43家上市券商三季报拆解 头部“失速”中部“崛起” 自营才是“胜负手”

2023-11-17 10:48:08来源:xgxzz.com作者:星光下载站

43家上市券商三季报拆解 头部“失速”中部“崛起” 自营才是“胜负手”    编者按:券商三季报悉数出炉,尽管在绝对规模数据上,头部券商营收、净利等指标仍居

  43家上市券商三季报拆解 头部“失速”中部“崛起” 自营才是“胜负手”  

  编者按:券商三季报悉数出炉,尽管在绝对规模数据上,头部券商营收、净利等指标仍居前列。但在增速指标上,不少中部券商已然“崛起”,在自营、投行、资管等业务上居前,显现出其业务弹性。此间原因与监管政策转向、业务风格以及行业并购等因素相关。不过,可以预见的是,尽管未来马太效应仍会加强,但部分中型券商或可借助特色业务以及并购等机会,实现弯道超车。

  受经纪、投行、自营三大业务“滑坡”影响,今年三季度,上市券商的经营业绩略有“退步”。

  根据Wind统计数据,今年第三季度,43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27.37亿元,同比下降9.7%;归母净利润280.51亿元,同比下降10.04%。

  整体上,自营业务收入水平是影响上市券商第三季度业绩的主要因素。

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第三季度实现业绩反弹的券商,主要受益于投资业务收入的增长。

  而从前三季度的经营数据来看,上市券商年内的业绩表现较为平稳。今年1月—9月,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819.17亿元,同比微增1.87%;归母净利润1099.73亿元,同比增长6.46%。

  上市券商内部的分化依旧突出,头部效应显著。今年前三季度,排名前十的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近2331.39亿元,占比超过60%。

  各分项业务中,头部券商也占据着一定优势;但中小券商的增长势头“不可小觑”。例如,在前三季度投行业收入同比增幅的排名中,前十家均为中小券商,且均实现了正增长。

前十券商营收占比达六成

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43家上市券商三季报数据(合并报表)进行了统计,相关数据显示,今年第三季度,中信证券的营业收入为143.07亿元,仍然排在行业第一名,也是唯一一家营收超百亿的券商;华泰证券、国泰君安证券分别以88.60亿元、86.96亿元排在第二、第三名。

  第四至第十名依次是:中国银河、海通证券、中金公司、东方证券、中信建投、广发证券、国信证券。

  去年同期,营业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依次是:中信证券、中国银河、中信建投、华泰证券、中金公司、国泰君安、海通证券、申万宏源、国信证券、广发证券。

  此外,今年第三季度,浙商证券、招商证券、申万宏源的营收也达到40亿元以上;排在第14、第15名的东吴证券、中泰证券,第三季度营收分别为26.98亿元、26.52亿元。

  需要提及的是,排名前十券商的营收合计为695.12亿元,在43家上市券商总营收中的占比达到61.66%。

  而在归母净利润方面,头部券商在规模数据上仍旧靠前。

  第三季度,排名前十的券商依次是中信证券(51.08亿元)、华泰证券(30.30亿元)、国泰君安(28.86亿元)、光大证券(19.66亿元)、招商证券(16.75亿元)、中国银河(16.64亿元)、中信建投(13.84亿元)、国信证券(12.84亿元)、广发证券(12.72亿元)、中金公司(10.47亿元)。

  而从前三季度的净利润表现来看,排名前十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在43亿元—165亿元区间。其中,中信证券、华泰证券、国泰君安分别以164.14亿元、95.86亿元、86.27亿元,排在行业前三名。

  头部“失速”中部“崛起”

  从业绩增速来看,第三季度有17家上市券商实现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。

  但值得关注的是,增幅较大的券商以中型券商为主。其中,长城证券、西南证券、国元证券的营收分别同比增长了50.31%、32.24%和28.53%,在43家上市券商中排名前三。

  不过,也有部分中型券商的营收较去年同期出现了大幅下滑。例如,今年第三季度,红塔证券营收同比减少了147.75%、山西证券的营收同比下滑了46.20%。

  而在头部券商中,仅国泰君安、华泰证券的营收实现了同比增长,增幅分别为21.44%、18.89%;中国银河、国信证券、海通证券、中金公司的营收分别同比减少了11.01%、15.27%、17.98%、30.53%。

  对于上市券商第三季度营收下滑的原因,东兴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刘嘉玮、高鑫指出,从权益市场情况看,除了市场因素对自营业绩的影响外,市场成交量低迷、固收市场波动、IPO大幅收紧以及杠杆资金规模回落均构成重要因素,且成交量、IPO下降等因素影响权重增大。

  此外,“对于证券公司经营而言,由于业务风险在短期无法释放的情况下将面临减值压力,还会加剧市场与投资者情绪的持续负反馈,故市场低迷时间越长对证券行业影响越大。”这两位分析师谈道。

  从前三季度的营收数据来看,营收增速较快的也仍以中小券商为主。

  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居前的券商包括西南证券(57.71%)、天风证券(42.17%)、财通证券(39.78%)、西部证券(31.12%),同比涨幅均超过30%;前三季度营收同比降幅较大的券商则为华林证券(26.71%)、中信建投(19.03%)、山西证券(18.60%)和光大证券(13.09)。

  但从净利润增速来看,居前的券商仍以中型券商为主。其中,中泰证券以1431.06%的净利润增速,排名第一;西南证券、太平洋、长城证券的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239.64%、189.48%和142.62%。

  与此同时,多数上市券商的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。其中,兴业证券由盈转亏,山西证券、华西证券、天风证券的下滑幅度也较大。

  一位分析师指出,导致兴业证券盈利不佳的核心原因在于经营成本提升,比如,公司在差旅会议、客户营销与服务、IT投入和人力等方面恢复性投入,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加32.72%至48.26亿元,业务及管理费率(业务及管理费/调整后营收)同比增加10.07%至65.93%。

  自营成关键“胜负手”

  头部“失速”和“崛起”的背后,和券商前三季度的业绩结构息息相关。

  拆解上市券商营收构成来看,今年前三季度,自营业务收入成为影响上市券商营收表现的关键一环。

 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,43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自营业务净收入1028.05亿元,同比增幅约70%。

  从绝对规模数据来看,头部券商的自营业务数据仍旧排行前列。

  其中,收入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别为:中信证券(157.80亿元)、国泰君安(77.35亿元)、华泰证券(76.75亿元)、申万宏源(69.99亿元)、中金公司(69.76亿元)、中国银河(58.30亿元)、中信建投(50.63亿元)、招商证券(47.18亿元)、国信证券(45.97亿元)、海通证券(36.92亿元)。

  但从业绩增速来看,不少中小券商的增速弹性较大。

  除了华林证券自营业务收入由盈转亏、中金公司自营业务收入略降2%之外,其他多数上市券商自营业务实现了同比增长。

  不过,具体看,财通证券、海通证券、国金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均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倍有余;天风证券、东北证券、红塔证券自营业务收入的同比增幅分别为446.15%、321.17%、249.41%。

  同时,东吴证券、国海证券、第一创业等14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的增幅也达到100%以上。

  另外,前三季度,长江证券自营业务收入仍为负数,但亏损收窄至-2.66亿元;广发证券、中泰证券、兴业证券、国元证券等多家券商的自营业务收入由亏转盈。

  经纪、投行、信用业务滑坡

  和大增7成的自营收入相比,上市券商其他主营业务,如经纪业务、投行业务、信用业务的收入则呈现颓势。不过,在前述业务中,部分中小券商的业绩弹性仍优于头部券商。

  根据Wind统计数据,前三季度,43家上市券商经纪业务净收入合计为768.76亿元,同比下降12.48%。

  43家上市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。其中,同比下滑幅度较大的券商包括中泰证券、华林证券、海通证券,同比分别减少了23.14%、21.28%、20.84%。

  头部券商中,光大证券、申万宏源、国信证券的同比降幅均达到16%以上。

  此外,受IPO节奏的影响,券商投行业务的下滑也比较明显。

  前三季度,43家上市券商投行业务净收入合计为352.43亿元,同比下降18.34%。不过,部分中小券商的业绩弹性明显优于头部券商。

  具体看,中银证券、东北证券、财通证券、中泰证券、西部证券等12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投行业务净收入实现同比增长,其他31家上市券商均呈现同比下滑。

  其中,前三家券商的业绩增速分别为119.02%、96.35%和62.13%,在43家上市券商中排名前三;中泰证券、西部证券排名第四、第五。投行业务净收入增速排名第6至第10的券商分别为:信达证券、太平洋、浙商证券、长江证券、东吴证券。

  相对而言,前三季度下滑幅度最大的分项业务为信用业务。

  Wind统计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,43家上市券商的信用业务净收入合计为342.50亿元,同比下滑21.92%。

  43家上市券商内部依旧存在分化。在16家前三季度信用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的上市券商中,红塔证券的增幅高达823.74%,中金公司的增幅为115.44%,增速紧随其后的是国联证券(56.06%)、信达证券(52.26%)和天风证券(46.04%)。

  (作者:易妍君)

相关游戏新闻

相关游戏